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提起“海岛大寨”“海上大寨”,时人都知是荣成大鱼岛村。那时,大鱼岛是闻名全国的“农业学大寨”先进典型。与大寨村治沟造田提高粮食产量不同,大鱼岛人在耕海牧鱼基础上,走出一条以渔为主、多种经营的集体致富路。
大鱼岛村地处荣成市石岛管理区港湾街道南端,三面环海,北面依山,具有优越的发展渔业条件。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陆续有人来此定居,形成村落,因村前有三个岛礁,名曰“岱屿”,故得名岱屿岛。1925年,岛上渔民捕获一条大鲨鱼,为祈求鱼虾丰收,也为便于书写,遂改村名大鱼岛。
新中国成立前,大鱼岛村有400多户人家,多以打鱼为业,但因七成渔民靠租船租网捕鱼,普通渔民生活很贫穷。1948年,大鱼岛村在全县率先成立渔业生产互助组。1954年,村里先后建立7个初级渔业合作社。1956年2月,大鱼岛7个初级渔业合作社、5个互助组、7个单干渔船户、1个手工业户与3个外村渔业初级合作社合并成立大鱼岛高级渔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成立石岛公社大鱼岛水产管理区。1961年,撤销大鱼岛水产管理区,成立大鱼岛生产大队。自高级渔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后,大鱼岛人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发展集体经济。1964年农业学大寨后,大鱼岛人开始捕捞、养殖、工副业多种经营。至20世纪70年代初,“初步建成远海捕捞机帆化,捕捞、养殖、加工并举的社会主义新渔村”,成为全国渔业先进典型。1970年10月23日,《人民日报》以《海岛新渔村》为题,报道了大鱼岛人在大寨精神鼓舞下艰苦奋斗、干事创业的生动故事。1971年8月15日,《人民日报》以《建设“海岛大寨”的带头人——记山东荣成县石岛公社大鱼岛大队党总支书记毕可友》为题,报道了大鱼岛村带头人毕可友的先进事迹。
此后,到大鱼岛参观学习的团体和个人络绎不绝,“海上大寨”这个称号也逐渐闻名遐迩。1975年7月,荷兰著名导演、国际友人伊文思受周恩来总理委托到大鱼岛村拍摄新闻纪录片《中国烟台大鱼岛渔业生产大队》。1977年、1979年,大鱼岛村先后被农业部、国务院授予“全国渔业先进单位”称号。随着“海上大寨”称号叫响全国,大鱼岛村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各级媒体纷纷报道,外国友人慕名前来参观。1983年5月22日、30日,先后两批6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参观了大鱼岛,共同见证了社会主义新乡村的变迁。据村党总支原书记毕可友回忆,仅他自己就接待过92个国家的外宾。改革开放后,大鱼岛人解放思想再出发,逐步开启渔工贸综合发展道路。1988年12月24日,《人民日报》再以《大潮起蛟龙——记荣成市大鱼岛渔业公司总经理陈玉华》为题,报道了大鱼岛村带头人陈玉华的先进事迹。
为了更好了解和研究这段历史,荣成市档案馆工作人员查阅了馆藏的大量大鱼岛村档案和资料,大鱼岛村建设“海上大寨”的生动场面徐徐呈现在我们眼前。
精神引领 规划建设“海上大寨”
大鱼岛村自渔业生产合作社成立以后,就定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基调。1956年2月,大鱼岛高级渔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当年,水产品总产量达6632吨,产值106万元,人均纯收入137元。1958年后,渔业生产受“大跃进”运动影响,产量和产值严重下降,渔业生产费用大增,1959—1961年3年间,不仅花光所有积累,还欠债80余万元。1961年11月大鱼岛撤销管理区成立大队后,开始调整各项政策规定,努力恢复生产。1964年,在党和国家“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下,大鱼岛村党总支带领广大群众以大寨为榜样,学精神、学经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决心把大鱼岛建成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新渔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渔村关键在发展。怎么发展?大鱼岛党总支发动全村渔民开展如何发展大讨论。据荣成市档案馆保存的档案资料——“农业学大寨典型报告”《认真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誓把我村建成“海岛大寨”》载:通过讨论,“大家眼界开阔了,思想境界提高了,一致要求向渔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为国家多作贡献。”但是,“向渔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以前,大鱼岛村渔业主要是捕捞,海带养殖有限。捕鱼一般离家不超过四五百里,近海作业方式主要是定置挂网作业,“基本上是赶潮流、碰年成,老是在家门口打转转,渔业产量当然受到限制”。现在要学大寨,为国家作更大贡献,必须走多种经营之路,在深耕海洋上下功夫。为此,他们提出一套大胆的方案:(一)破除因循守旧思想,改革捕鱼技术,组织渔船“南征北战”,开辟新渔场,大力发展渔业生产。(二)充分利用浅海水面,扩大海带养殖面积,提高海带产量。(三)创办队办工业,自力更生修船造船,发展渔业机械化。这个方案一经公布,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广大渔民说:“大寨人能战天斗地,我们就能战天斗海,大寨人能在山 薄地创高产,我们就能到大海大洋里夺丰收!”
就这样,大鱼岛干部社员以大寨为榜样,一手抓远洋捕捞,一手抓海带养殖,同时发展队办工业,为渔业提供服务。多种经营不但为集体广开了财路,而且一业受灾,它业补偿,保证了集体经济稳步发展,使一个普通的渔村逐步发展成欣欣向荣的“海岛大寨”,被誉为“海上明珠”。1967—1976年10年间,大鱼岛水产品总产11.07万吨,产值4408.7万元。
远海捕捞 渔家儿女破陈规
1966年,大鱼岛村开始组织机帆船南征吕泗洋,北战辽东湾,开展远海作业。当时,对那些“艄手”出身的船长来说远海作业困难确实不少。渔民有句俗语:“老虎怕离山,艄手怕离圈。”远海作业,他们航线生,港口不熟,又不会看海图。向吕泗洋进发了两天两夜,看不到山,望不到岸。有的渔民沉不住气了,说:“在哪都是捕鱼,何必跑这么远,担这么大风险!”但他们面对困难和质疑没有放弃,在共产党员机帆船船长王德洲带领下,他们连续奋战了三天三夜,终于找到了新渔场。从此,大鱼岛的机帆船走南闯北,从一海(黄海)作业,变成三海(黄海、东海、渤海)捕捞,渔业产量和产值大幅提升。刚开始的远海作业,由于经验不足,还发生一起惊险故事。1966年8月,生产队长宋义彩驾驶一只小舢板驶入辽东湾通水沟作业,突遇大风,锚缆刮断。危急时刻,遇到一只大商船,但为保渔船,他们谢绝了商船的救援,经过四天三夜的颠簸,最终战胜风浪,把渔船和网具带回并安全靠岸。他们顶风破浪保护集体财产的壮举,曾感动和激励了一代代勇于担当的大鱼岛人。
为了多捕鱼、多作贡献,近海挂网作业的渔民也充分发挥能动性,变“死挂网”固定作业为“活挂网”流动作业,哪里有鱼网就搬到哪里。1966年,大鱼岛大队获得捕捞大丰收,创造向国家交售1500万斤海产品的新纪录,比1962年增产60%以上。
1970年秋,大鱼岛女青年宋立芬、金秀兰、宋立芹和王爱秋在大寨“铁姑娘队”先进事迹鼓舞下,决心在建设“海岛大寨”中充分发挥“半边天”作用。当时,大鱼岛重点发展远海捕捞,急需船员。她们想,“妇女们敢不敢打破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陈规旧习闯大海捕鱼,为建设社会主义作出贡献呢?”四个姑娘一商量,决心冲破“妇女不能上船,妇女上船船要翻”等封建迷信思想,到大风大浪中锻炼,到远海去捕鱼。
她们的想法得到大队党总支和群众的大力支持。老渔民帮助她们做好出海准备,教她们海上作业的各种技术。党总支书记毕可友嘱咐她们:“你们是大鱼岛第一批出海的妇女,不要忘记党和群众的期望!”她们第一次出海就参加了渤海湾捕虾大会战。出海不久,海面就刮起五六级大风,风急浪涌。船身左右摇摆、上下颠簸。她们在舱里立不住,坐不稳,头昏目眩,呕吐不止。为了闯过晕船关,她们坚持住在颠簸最厉害的前舱,又到甲板上,站在船舷上,迎着风浪去锻炼,跌倒了,再爬起来。
经过一天一夜的航行,渔船靠近烟台港。老船长关切地说:“闺女们,上岸休息几天,隔个航次再来吧!”可她们坚定地说:“不,我们决不打退堂鼓。我们要为党和大鱼岛争气,什么也不怕!”宋立芬和金秀兰登上舵楼学掌舵,老船长耐心地教她们。就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磨练,她们终于闯过晕船关,也适应了海上生活。
宋立芬等四名女青年出海胜利归来的喜讯鼓舞着渔村广大妇女,她们也纷纷要求出海,大鱼岛大队党总支积极支持她们的要求。1972年,全国第一个女子捕捞船队——大鱼岛“三八船”女子捕捞队成立。大队拨给她们一对四十马力机帆船,宋立芬和金秀兰分别担任船长。初期,党总支考虑到女船员捕捞经验不足和海上作业安全问题,每只船安排3名男船员来“传帮带”,很快,“三八船”的女船员就掌握了捕捞全部技能。就这样,23名姑娘和1名三个孩子的母亲,在1972年秋天,把船开进了渤海湾,投入了捕虾大会战。
海洋捕鱼,条件很艰苦。她们的渔船上,每人只有二尺宽、二尺高、五尺长的小床铺。无风无浪还可以,一遇风浪,船摇晃得无法入睡。做饭就更困难了,刚把水倒进锅里,一个浪头打来,水晃了出去。刚把饼子贴到锅边,船一晃,就掉进了锅底,煮成一锅糊糊。有时根本无法做饭,只好啃冷干粮,喝口凉水。特别是船员一上船,就要换上油布衣裤、高筒胶靴。这身装束足有十几斤重,夏天闷热,冬天冰冷。海上作业也很紧张,尤其是上网时跟上战场一样,哪个环节跟不上趟,都会影响全局。女船员们为了适应这种环境,抓紧一切机会锻炼身体。她们在船上练爬杆爬绳、练俯卧撑。有一次晚上出海,遇到大风,渔船一会儿跃上浪尖,一会儿掉进浪涡。一个大浪打来,把正在指挥上网的张玉卿打倒,但她一点不慌张,翻身抓住桅杆的绳索,爬上桅杆顶,继续指挥上网。看绞车的宋立芹也几次被浪打倒,她抖抖身上的海水,依然坚守在岗位上。就这样,她们与风浪搏斗了十几个小时,抢到鱼群集结的“风头”和“风尾”,满载两船鲜鱼虾返港。
经过艰苦的磨练,大鱼岛第一批女渔民成长起来了。“三八船”风雨兼程一路前行,先后有60余名姐妹加入这个团队,为渔村建设作出很大贡献。她们掌握了远海捕鱼本领,学会了看海图,熟练操作轮机,都能在海上独立作业,被群众赞为“海上铁姑娘”。她们之中有不少人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有12人分别担任船长、大副、大车、二车、信号员、电报员和海上赤脚医生。1975年9月24日,《大众日报》以《碧海炼红心——记荣成县大鱼岛女子远洋捕鱼队》报道了她们的先进事迹。1977年,全国妇联授予她们“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1980年,“三八船”的“铁姑娘”们走下渔船,告别了海上作业生涯,进入村企。“三八船”虽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她们在大鱼岛发展中的奉献精神却是不可磨灭!
近海养殖 海带三次大搬家
大鱼岛村从1958年开始试养海带。由于连续三年遭到大风袭击,海带养殖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海带滚滩,三年损失70多万元。部分社员对养海带很有意见,说:“海带海带,真是一害,力气白出,欠下外债。”村党总支认为,在近海资源贫乏的情况下,抓好海带养殖是恢复经济的重要出路。至于海带滚滩,是没有选好养殖水域造成的。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他们提出“把海带放在一海,长在两湾,大风季节到来前搬家”的改进措施。把180亩正在生长的海带搬到10公里外的镆铘岛海区。这样搬了两年,都获得大丰收,放养面积也发展到500亩。
1966年,为支援兄弟单位养殖海带,大鱼岛人决定把镆铘岛海区让出来,给海带来个第二次大搬家。经过调查,他们选定离村25公里的桑沟湾崮山海区。到了新海区,没有设施设备,大伙就自己动手扎草棚、建房屋、搬海带。后来,逐步建起一个200多间宿舍和仓库的养殖场,还把放养面积扩大到900亩。可是,在崮山海区经过一段时间的放养后,他们发现海带平均亩产由2700斤逐渐下降到2300斤。原因在哪里?大队党总支书记毕可友带领养殖人员走访了周围20多个养殖单位,发现桑沟湾海区海带养殖单位不断增加,养殖面积已达8000多亩,海水流速减慢,满足不了海带对光线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又进行了调查研究,在离崮山15公里的加鱼旺找到一处水深流大的海区,决定给海带来个第三次大搬家。这时有人泼冷水说:“大鱼岛净干冒险的事,加鱼旺水深、流急、浪大,到那里当不了买不着米把口袋丢了。”毕可友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了认真讨论,认为虽然冒险但可以一试,于是带领群众把900亩海带搬迁了700亩。经过广大养殖人员精心管理,生长良好,当年亩产2670斤,比上年增加370斤。
第二次海带大搬家后,面积增加,男劳动力不够用。党总支认为应该重视妇女的力量,1967年夏收海带的时候,便发动妇女到桑沟湾去支援。那时海带养殖场的房子还没盖好,只有150多间草棚。妇女们听说要到25公里外的海滩去干活,还要睡草棚,就打怵了;又听说那里到处是蛇,咬一下就没命了,更不敢去了。她们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比如“孩子上学没人做饭怎么办?”“老人没人照顾怎么办?”“家里的鸡没人经管怎么办?”等等,一共提出七八个“怎么办”。大队党总支带着这些问题,组织妇女开展了“为公不怕苦,还是为私图安逸”的大讨论。通过讨论,妇女们一致表示:要丢掉“私”字,打掉“怕”字,树立“敢”字,到生产一线去。就这样250多名妇女,或抱着孩子、或背着行李,浩浩荡荡向桑沟湾出发了。
夏季雨水多,鲜海带收割时间紧、任务重、劳动强度大。不少妇女干了几天腿就累肿了。晚上在草棚里休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有时一整理铺盖,青蛙就从被底下蹦出来,再加上蚊子咬、孩子闹,有的妇女吃不消了,有的哭着闹着要求回家,有的骂干部“没良心”。在这种情况下,毕可友带领干部一面解决妇女生活上的困难,一面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又在海滩上召开“忆苦思甜”大会,把大家热爱党、热爱国家、热爱集体的感情激发起来了。60多岁的贫农大娘李秀荣感恩党和国家将她从旧社会解放出来,工作起来不辞劳苦。她经常到齐腰深的海水里抬海带,抢重活干。干部劝她干点轻活,她总是不肯。在紧张的海带收割季节,毕可友总是到最艰苦的地方带头干,有空就找社员谈心。还经常到草棚打蚊药、堵棚顶窟窿,自己却在一个有顶没墙的草棚里睡觉,给大家树立了一心为公的好榜样。就这样,从收割到晒菜、交售,广大妇女一连干了两个多月,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她们学工学农,能文能武,成为一支不可缺少的“海岛大寨”建设中坚力量。
1970年前后,大鱼岛村的海带养殖面积发展到1000亩,每年给国家交售海带260万斤。1979年,海带总产量388万斤,收入占大队总收入的40%以上。
工业助渔 土法上马铁手创造
过去,大鱼岛村不能修船,更不能造船。每年修船买船要一大笔开支,只修船一项每年就要10万多元,而且还不及时,影响生产。能不能自己修船造船?党支部和广大群众决心自力更生,用自己的两只铁手造出渔船来。
1962年,大鱼岛办起渔船修造厂。首先,学造木帆船。开始,他们从外地请来一个修船老木匠,准备让几个青年跟他学,老木匠听说要带徒弟,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卷起铺盖就走人。时任生产队长的王祖英说:“我们的两只手能从海底捞起万担鱼,难道就不能把木头捏成一条船吗?来,咱们合计合计!”他和几个青年人搬来一只破木船,一块板一块板地拆下来,再一块板一块板地装上。拆拆装装,反复研究,多次实践,终于造出第一只木帆船。试航结果,各项指标完全合乎规格要求,于是大队要求他们在鱼汛到来前赶造25只木帆船。那时还没有厂房,负责造船的20个工人就在雪地里干。为了争取时间,他们奋战了四十个昼夜,终于提前完成造船任务。
木帆船能造,机帆船能不能造?大鱼岛人说:“能!”造机帆船他们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没有船坞。为了解决船坞问题,他们劈山填海,经过76天的奋战,开了6000多方土石,把一座6米多高的悬崖削平,铺上坞道,建成一个可容纳12只机帆船的船坞。造一只机帆船,光大大小小的螺丝就要1吨多。开始,他们用一把割丝刀几个人推,费很大力气也供应不上。青年渔民周建国说:“咱每人都有一个脑袋两只手,人家能造机器,为什么咱就不能造?”他和几个青年一起试验,很快就造出一台电动割丝机,提高工效20倍。
1968年,为了提高渔船修造能力,他们决定自己制造一台加工大机件的一丈六尺长车床,青年渔民王大良被大家推为总设计师。王大良只上了四年学,文化水平有限,但他头脑灵活,又勤学好问。设计之前,他借了一张620车床图纸作参考,又虚心向国营厂技术员请教,经过反复修改,终于完成车床图纸绘制。图纸有了,可是村里两台化铁炉只能化一吨半铁水,离车床头节床身两吨生铁的要求还差半吨。为了达到一次提供两吨铁水的要求,他们经过反复研究,想出一个用耐火土做储存包的办法,待铁水达到两吨后一起浇铸。第一次试验失败了,有人说“真是月子孩不怕狼,咱能造车床,人家大工厂干什么?”但他们没有灰心,经过反复研究,总结经验教训,第二次浇铸终于成功。1972年3月,第一台自己制造的一丈六尺车床投产使用,大大提高了渔船修造能力。当年,大鱼岛渔船修造厂有职工150多人,设备32台,能制造60马力机帆船壳。至1972年年末,他们先后制造20~60马力机帆船壳13只,木帆船246只,既武装了自己的渔业队伍,还为兄弟单位提供了修船服务,平均年产值达30万元。至1980年,大鱼岛共有各种机动渔船158只,总马力5000多马力,有各种渔网14000块(扣)。
与时俱进 产业调整再出发
改革开放后,大鱼岛人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确定“专业承包,联系纯益计酬”的生产责任制,走集体共同致富的道路。同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改近海捕捞为主为远洋捕捞为主,改海带单一养殖为多种海珍品养殖,改服务型工业为商品型工业,各行各业得到快速发展。1985年1月,大鱼岛渔业综合公司成立,并创出集体所有、分级承包、按比例分成的经济模式,被称为“荣成模式”,在全省推广。为发展对外贸易,时任党总支书记陈玉华远赴广州,引进聚氨酯生产技术和设备,随后兴办了罐头厂、电器厂等村办企业,成功走上渔工贸综合发展道路。1987年,公司总产值3145万元。1988年,公司总产值比1987年翻一番,达7000多万元。1990年,公司总产值突破1亿元大关。1991年4月20—21日,荣成市首届渔民节在大鱼岛村成功举办。参加渔民节的外宾有200多人,重要国内来宾有2000多人。当地干部群众到石岛参加活动的人数达10万人左右。渔民节期间,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经贸合作领域同韩国、新加坡、德国等5个国家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签订各类经济技术合作合同协议20多项,利用外资1300万美元。2008年,大鱼岛村再次进行产业转型,发展旅游业和休闲渔业,传统渔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最美乡村 美的不仅是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大鱼岛村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56年,全村有780户3232人,社员人均收入146元。1962年,全村有818户5196人,渔业劳力平均收入552元(当年,今威海地区城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500元),90%住户安装了电灯。1975年,全村社员人均收入214元,比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多62元。1985年,村民人均收入1408元,是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2倍。80年代末,大鱼岛村基本家家万元户。自20世纪60年代始,大鱼岛便对村集体职工实行养老退休制度,对未参加集体工作年过60周岁的村民,每年发放一定数额生活补助。目前,大鱼岛平均每年向上述两类人员发放退休金、生活补助、集体福利等约1000万元。
大鱼岛村非常重视教育。1955年,村投资2万元扩建小学。1970年,投资5万元建设幼儿园。1971年,投资10万元建设小学教学楼,是大鱼岛第1座楼房。当时,幼儿园免费入园,小学生免交书费、学费。1975年,投资20万元扩建幼儿园。1986年,投资120万元建设教学楼8座,建筑面积3250平方米。1990年,投资500万元建成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的儿童乐园。至2000年,先后投资700余万元建成威海市电化教育示范学校、省级示范幼儿园。
为丰富渔民精神生活,1956年11月,成立大鱼岛村业余文艺宣传队。1958年,自编自演的舞蹈《海带丰收舞》获得全省舞蹈大赛第一名,后赴中南海为中央领导演出,受到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70年,投资10万元建成青年之家。1999年,投资500万元建成大鱼岛文化活动中心。2000年,大鱼岛村被评为“山东省科普先进村”。
大鱼岛之所以能成为农业学大寨全国先进典型,与大鱼岛党总支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分不开。20世纪60年代,为加快发展,大鱼岛曾进行四次大学习、大讨论。第一次是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关系处理上是“多分少积,还是少分多积?”大讨论,达成“在增加生产积累基础上,适当增加社员收入”的共识。1967—1971年,大鱼岛年均公共积累96万元,为扩大再生产积累了充足的资金。1970年年末,大队集体公共积累达601万元。1979年年末,公共积累达1500万元。第二次是鱼货交售大讨论。通过讨论,群众自觉取消“留成自销”老规矩,所获水产品除因质量不好做腥肥外,全部交售国家。第三次是生产方向大讨论,达成“一业为主,兼搞别样”共识,实行渔、养、工多种经营。在加工业方面,听说“碘是国防医药重要物资”,马上建起胶碘厂,明知不挣钱也要生产,他们说“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生产方向”。第四次是“打鱼为吃穿,还是为国家”的大讨论,达成“多为国家作贡献,少给国家添麻烦”的共识。1966年,国家为扶持大鱼岛生产,豁免了38.4万元贷款。大鱼岛人对照“大寨人在特大自然灾害面前四次退回救济款粮的动人事迹”深感不安,于是向上级写了归还豁免贷款的报告,决心一年内把这笔贷款还清。经过一年的艰苦奋斗,至1966年年末,不仅全部还清已豁免的国家贷款,还还清80多万元的外债,并提取公共积累75万元。
为了让后人铭记住百年渔村耕海牧鱼、建设“海上大寨”、发展现代化新渔村的光辉历史,石岛管理区党工委决定在大鱼岛建设文化体验馆。2021年,大鱼岛文化体验馆建成并对外开放。百年拼搏、薪火相传,大鱼岛村从昔日的“海上大寨”逐渐发展为今天的“省级旅游特色村”“山东省最美乡村”,居民们生活越来越幸福美满,但父辈们劈波斩浪、战天斗海、敢为人先的精神始终镌刻在大鱼岛人的记忆里,并代代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大鱼岛人锐意进取、不懈奋斗。
20世纪70年代,“三八船”的姑娘们在海上锻炼身体。图为船长金秀兰带领大家练习爬桅杆。
1975年秋,大鱼岛“三八船”船长宋立芬(中排左三)、金秀兰(中排左五)
与全体船员在北戴河海滨合影
20世纪70年代,大鱼岛党总支书记毕可友(右三)与班子成员一起研究工作
1970年前后的海带养殖
1976年,大鱼岛党总支书记毕可友(右一)与渔民一起收割海带
1991年,首届荣成市渔民节在大鱼岛举办
2021年,大鱼岛文化体验馆全景
2022年6月,两个年轻人在文化体验馆认真观看大鱼岛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