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页> 档案文化> 档案编研
荣成卫所文化溯源
浏览次数:3416 时间:2023-10-07

荣成卫所文化溯源

 

自元末明初以来,倭寇屡次侵扰山东滨海郡县,至明代,境内倭寇更为猖獗,一度盘踞在今俚岛沿海一带,当地“南倭岛”“北倭岛”“中倭岛”三个村名就是这一历史留下的印记。严重的倭患,不仅扰乱了沿海的安宁,也威胁到朝廷的统治。为消除倭患,巩固海防,明政府先后在境内设置墩、寨和卫、所,有效抵御了倭寇侵扰。

一、境内海防体系的形成

为驱逐倭寇,明政府在境内沿海不断增设防御设施。明洪武二年(1369年),莱州卫在文登县设置文登备御千户所,沿海“增城堡,谨斥堠,合兵分番屯海上”。至此,境内沿海建有草岛寨城、烟墩媾城等驻军城堡(后称军寨)和多个墩堠。洪武九年(1376年),于境内南部设赤山巡检司,拣选校尉统领之。洪武十七年(1384年),信国公汤和巡视山东沿海防倭情况,在境内增筑土城,并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在境内沿海高地,以“十里一寨”布局修筑朝阳寨、沙寨、马山寨、白峰头寨、清明寨等20余处,用以屯居兵将,皆有围墙、营房、军械库和练兵的校场。据《明太祖实录》《明史·地理志》,康熙《登州府志》,乾隆《续登州府志》,宣统《山东通志》等多家志书记载,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置靖海卫、成山卫、宁津守御千户所、寻山备御千户所。

但在不少地方志书与谱书中,还多见有明洪武早中期或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草创卫治、三十一年(1398年)建石城之说。康熙《靖海卫志》载:“靖海卫古名普庵郡,明魏国公徐达平定东牟,草创卫治,洪武三十一年始筑石城”;道光《荣成县志》载:“明洪武十三年置成山卫,于卫南置寻山所”“寻山所城,洪武十三年筑”“宁津所城,靖海卫分入,明洪武十三年筑”;雍正十三年(1735年),撤卫改县后的首任荣成知县罗克昌重修城池,在《建县修城记》中,记有“明洪武十三年置成山卫,设指挥、千、百户等,俾其子孙得以世袭”;道光《荣成县志·职官志》载:首任卫指挥使唐斌与指挥佥事任义,皆系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封。从成山卫部分将领后裔的谱书中得知,安徽滁州人马贵,洪武十三年,袭封成山卫千户、武德将军;霸州人徐敬德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授正四品成山卫指挥佥事,诰封明威将军;安徽凤阳人袁忠,洪武三十年(1397年),镇守成山卫,任明威将军。另据靖海卫、宁津所、寻山所将领后裔保存的谱书当中,所记载迁来卫所的时间也都早于明洪武三十一年。这或可表明,早在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前,朝廷就已分批派有卫所将领与官军,在成山、靖海等地加以防守。或者可以说,草创卫治与创建石城本是两个概念。因为建石城需要时间,始于明洪武十三年,各方面不完备,尚属筹建阶段,故明史不见记载。至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石城正式建成,才见于史书。

虽然史书和地方志书对“两卫两所”设立时间的记载略有不同,但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却是毋庸置疑的。至明末,境内设有两卫两所一司,墩、堡也几经调整为47座和33座。其中,成山卫有墩10座,堡9座;寻山备御千户所有墩8座,堡7座;宁津守御千户所有墩8座,堡9座;靖海卫有墩20座,堡8座;赤山巡检司有墩1座。至此,沟通南北、遥相呼应的千里海防体系初步形成。严密的军事屏障有效阻击了倭寇入侵,保障了境内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二、卫所制度及辖区

卫所制度是明朝最主要的军事制度,是明太祖朱元璋仿效隋唐时代府兵制而创立的。今山东沿海建卫所初期,皆隶属山东都指挥使司(治青州)管辖;永乐六年(1408年)后,隶属登州备倭都指挥使司管辖;宣德二年(1427年)后,属文登营(登州备倭都司直辖文登营)节制。

各卫设卫指挥使司,内有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是卫中领导阶层;设卫镇抚司,掌管卫所纪律检查;设卫经历司,掌管卫中军民词讼及上级文件呈移。至明末,成山卫有指挥使3人,同知4人,佥事11人;靖海卫有指挥使2人,同知4人,佥事5人;镇抚各3人,经历各1人。各所设千户,内有正副千户,是所中领导阶层。指挥使司、卫镇抚司及千户,皆因世袭和“迁叙者无定”缘故,名额多寡不一。至明末,成山卫领左后二所有正副千户16人,寻山备御千户所8人,宁津守御千户所6人,靖海卫领左中后3所有10人。所中还设有百户、镇抚等。各卫所皆有守城军余:成山卫261人,靖海卫150人,寻山备御千户所 94人,宁津守御千户所160人。各卫所捕倭军:成山卫234人,宁津守御千户所68人,靖海卫313人。

卫所皆有一定的规模及辖区。成山卫城“周六里一百六十八步,高一丈八尺,厚二丈;城池阔一丈五尺,深一丈”、有四门,“东曰永宁西曰迎恩,南曰镇远,北曰武宁”;辖成山卫黄埠村往东至海区域;军事辖区为今环翠区泊于镇寨子东村往东至成山头北部海域,及成山头往南至俚岛南马它嘴东部海域。

靖海卫石城原“周九百七十一丈,高二丈四尺”,有东西南北四门,城东设练兵的校场,后因倭寇从西门侵入,将西门堵塞,只留东南北三门,至清初为“楼铺二十九座,池深一丈,阔二丈五尺”;辖老军屯以西广大地区;军事辖区以今荣成王家湾为界,自路家码头往西至乳山徐家镇正南海滩海域。

寻山备御千户所“砖城,周三百三十丈,高二丈,阔二丈,南北二门,楼铺十六座,池深九尺,阔二丈”;军事防区以境内爱莲湾为界,自青鱼滩往南至今八河港北岸海域。

宁津守御千户所“砖城,周二里,高二丈,阔二丈。门四,楼铺十六座,池深一丈,阔二丈”;军事防区以今荣成八河北海湾为界,自今王连东岛刘家向南向东,涵盖整个今东山、宁津沿海至石岛湾海域。赤山巡检司为土城,军事防区仅为今石岛湾西岸。

各卫所均辖有墩堠和传递堡。墩,建于沿海山顶或高岗处,俗称“烟墩”。遇敌情,夜晚举火,白天放烟,以向邻墩报警,墩墩相传。境内烟墩之数若以寨计,大致每寨左右均有2-3墩,其布局大致“五里一墩”,各由2-3人昼夜把守。堡,即建在官道旁的驿站,用以上下级传递信息。其布局大致“十里一堠堡”,有简单房舍,可食宿换马。各卫所司看守墩堡军余:成山卫42人,寻山备御千户所38人,宁津守御千户所42人,靖海卫72人,赤山巡检司3人。

三、卫所裁撤

满清政府入主中原后,拉开裁卫并所的序幕。顺治二年(1645年),裁并内陆卫所,登州、宁海两卫分别裁并入蓬莱、宁海两县。威海、成山、靖海和大蒿四卫及附近的千户所因分别孤峙于北海、东海、南海而未撤,成山、靖海等卫,废除世袭制,设守备1员,“负责管理卫中庶政,兼理屯务”。顺治十二年(1655年),清政府将寻山、宁津二所裁并于成山、靖海二卫;顺治十六年(1659年),又将县、卫所辖的土地分管。

康熙二十年(1681年),“上檄督议,屯田屯粮,欲并临近州县”,裁卫再度提到议事日程。威海卫上呈《阖卫绅士留卫条议》,力主威海及大蒿、成山、靖海四卫不便裁并,各卫士民也联名公呈,“历陈风土形势,追言创制始末,极言利弊”,登州知府也递交了《登州府留卫详文》,使裁卫之事再度搁浅。

雍正三年(1725年),山东都司额缺,兵部行文裁卫,并要各地总督、巡抚“分别详细区处具奏”。贡生吕曰卓执笔《阖卫绅士留卫公呈》,再次冒昧渎陈,使威海等卫又保留下来,分别改为附近的州府管辖。雍正四年(1726年)山东巡抚陈世倌奉旨来沿海查看。之后,在其《奏留山东沿海七卫》中主张,“仍旧议留,无容裁并”。

雍正十二年(1734年),河东总督王士俊奉旨率员来登州。“谕意属员,欲裁并边卫,整顿封疆”,裁卫态度强硬,登莱青海防道、登州知府及所涉及的州县、四卫的守备,皆“望风承旨,不敢异词”。独各卫的绅士们仍“纷纭具呈,牢不可破”,其中最为坚决的当数靖海卫。王士俊大怒,将靖海卫力主留卫的人,“拿送宁海州监禁,以奸匪论罪”。并上疏兵部:将成山改为荣成县,大蒿改为海阳县,威海、靖海两卫的疆域、绅民俱归文登。而学校生童,威海则附于荣成,靖海则附于海阳。雍正十二年(1735年)四月,雍正帝下诏,设立荣成、海阳二县,结束了历时半个多世纪的“裁卫”之争。

四、卫所制度的影响

1.外来移民与村落形成

明初,迁入境内移民大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卫所随军家眷一部分是因战乱和饥荒流入境内的难民。

明朝对各地卫所官兵实行世袭”制允许其子孙居住在卫所及附近。境内两卫两所官兵家眷大多随军迁入并安家落户。如成山卫一带唐、石、袁、郑、刘、蔡、许等姓氏寻山所一带黄、席等姓氏宁津所一带卢、钱、吴等姓氏靖海卫一带商、潘、郑、连、常等姓氏都是当年卫所建制时迁入境内的军户后代。他们在境内繁衍生子世世代代安居下来。

明初,因登莱迭遭金元之乱居民死亡殆尽”,再加上灾荒等原因境外难民为求生存,大量涌入境内。据《山西省古大槐树志》载明洪武、永乐年间,山西先后9次向河北、山东等地移民,主要到今山东省的曹县、聊城、东明、高唐等地,其后部分移民后裔又继续东迁来到今荣成境内。今境内北部金角口、崖西车姓、夏庄阎姓、王连客岭刘姓皆为明初迁入境内的外省移民后来发展为地方望族今城西大岳家村岳姓明洪武三年(1370年)奉旨由晋(山西省洪洞迁往山东青州寿光”。

2.民族交融促进多元经济发展

元末,蒙古军下山东将境内土著户杀戮殆尽”“十不存一”这些土著旧户,史称漏户”,亦称“坐地户”。明初,大量移民涌入境内先入者圈占无主荒地与山岚,史称占山户”。洪武中期(1378-1388年),境内无主荒地与山岚被圈占完毕后来者需向漏户或占山户购买土地,史称买山户”。这种“占山”“买山”的土地交易,促进了闲置土地的开发利用使境内农业得到很大发展。

外来人口迁入同时,带来境外手工制造技术。明代境内出现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手工业村落。如因烧盆罐而建村的盆罐窑村今成山镇窑上村);因造纸和做石磨面建村的纸坊、打磨村此二村于1958年建纸坊水库取消);以打铁建村的打铁孙家村今滕家镇以皮建村的王皮庄村今上庄镇);以编制竹筛子建村的筛子汤村今埠柳镇汤家村);以长于擀毡手艺建村的干占村”今东山街道

洪武年间(1368-1398年),王哥儿夫妇由文登侯家迁靖海卫北海边,架锅烧盐建村居住取名灶户。随着灶户的增多境内制盐业有了较大发展。《山东盐法志》载清初荣成自北向南分布的滩灶有杨家、九皋、葛家、俚岛、海北头、赤山、码头、靖海卫、院前、时家、岭上、花岛、慈家13处,灶舍59处。

3.形成韵味独到的荣成方言

境内方言以中部崖头为代表还包括语音较特别的成山卫方言和靖海卫方言。此两种方言历来认为系明代设卫所以来南北外地遣派来此之官兵及家属后裔形成的。从而形成了今境内东北角成山卫区域的城厢话”和西南角靖海卫区域的“西南卫”方言。在明清设置保留卫所制度的300多年中,两卫将士及家属来自四面八方成山卫官兵以南直今江苏、安徽一带为主靖海卫官兵以北直今河北及蒙古降将为主。因此卫所军营中官兵的语言可谓南腔北调,五花八门。交流沟通中为使对方明确自己所表达的内容,只能咬着舌根说话”,逐渐形成了卫所区域的“军营普通话”。

 鲁公网安备37100002001005号  工信部备案:鲁ICP备2022036863号-1
版权所有:荣成市档案馆 地址:荣成市伟德东路33号 联系电话:0631-7562957 邮编:264300